解读 | 孙然—北京地区食育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1-07-30

7月9日,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主办的2021(第七届)中国食品安全追溯大会暨2021(首届)中国儿童食育高峰论坛在天津举办。


原北京东华门幼儿园保健医生、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孙然在会议上做出《北京地区食育实践与探索》主题演讲。



什么是食育?营养学家、专业农业人员、食品从业者、教育工作者都对其有不同的定义。但在孙然的认知层面认为食育是饮食教育以及通过饮食开展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讲,态度、知识、信念、技能和行为是他们要获得的。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形象的思维,通过行动才能成为知识。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直接传授知识让他去理解。


对于家庭来讲,需要预备物质环境和家长作为榜样作用。对于幼儿园之类的机构来讲,责任是要为孩子提供均衡饮食和营养教育。社会有社会的责任,营养师协会的责任就是对其进行膳食管理的培训。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机构会制定大量的食谱以及准备大量的食材,为过敏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分别提供不同的餐食。到孩子进餐的过程前都需要留样以保证方便检测食品安全,后期还要做营养计算。跟据孩子的发展,比如身高、体重、血红素测量、体质监测等,来判断营养提供是不是均衡。最后由幼儿园或者学校的评价找出问题和不足,再修改膳食计划。所有的过程最难的一点其实是老师的专业性,尤其是平时跟孩子接触最多的任课老师来说。食育不仅仅是上一节课教授知识,而是把食育的理念、内容、目标都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幼儿园是生活即课程,在生活中进行学习,这个环节中老师要有意识把健康的理念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孩子,让孩子在真实情境中去学习、成长。学校是以课程设计为主,最终让孩子有能力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协会基于此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相应的老师进行培训的同时也对学生授课,从而全方位的培养食育意识。



课程中除了“怎么吃”还要搭配运动的教育、食品安全、餐桌利礼仪、包装上标签的识读,更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


孙然老师生动地讲解了食育的实践,我们意识到食育教育不仅是家庭、学校的事情,而是从国家层面越来越被重视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