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监管:“可追溯”成热词
发布时间:2014-03-03
食品安全,任何环节都容不得丝毫纰漏。2013年,我省食品安全监管在体制机制上实现重大变革,终结“九龙治水”,迈向统一管理。2014年,17市政府工作报告更具体地直面食品安全监管痼疾,从细处着手、难处着力成为最大亮点。
“深化监管体制改革”是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论及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关键之举。“机构改革牵扯多方利益,阻力可想而知,但我们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冲破阻挠,整合资源,为食品安全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监管队伍。”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孙利国说。
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机制是孙利国今年的目标,也是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院长曲宝涵的期望。曲宝涵曾就农药经营使用监管做过调研,在此领域,青岛共有市及区(市)两级执法人员75名,镇(街道)一级没有执法队伍,村级(社区)没有协管员,面对120多万农户、6000余家农资生产销售单位,实施全覆盖监管力不从心。
监管机构到位还需环节畅通。因此,“可追溯”一词今年广泛出现在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比如,东营提出,“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聊城提出,“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加强监管能力、检验检测能力和信息化建设,全面建成初级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青岛提出,“加强监管能力、检验检测能力和信息化建设,完善质量可追溯体系,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
东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段惠萍认为,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是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重点。因此,积极推动食品电子监管追溯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电子追溯体系和全品种全过程药品电子监管试点,成为全市下一步健全监管制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