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产地与市场之间数据“桥梁” 白酒红酒有望试点可追溯
发布时间:2014-02-25
据《新闻晨报》报道,拨开食品来源和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迷雾”,上海市政府已连续7年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列为实事项目。近日,上海市食安委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这一实事项目今年还将进一步升级,在覆盖肉类、蔬菜、粮食、食用油、乳制品、禽类、淡水鱼等7类食品领域的基础上,白酒和红酒等产品也将试点纳入可追溯范围。
近年引发社会关注的假“拉菲”事件,主要原因在于进口红酒产地信息与实际流通市场信息不对称。上海市食安办主任阎祖强介绍,本市食监部门正在搭建产地与流通市场之间的数据“桥梁”,防止因掺假制假行为导致实际流通的红酒数量超过产量的情况,据此监管部门可顺藤摸瓜,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除了可覆盖的食品种类增加,本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速度也将提升。上海市食安办负责人透露,为使消费者实现更方便、及时地查询追溯信息,将在部分食品领域试点二维码追溯系统,届时消费者只要用手机一扫,就能立刻获悉相关食品的来源。
已扩大到牛羊肉、粮食等
追溯体系建设覆盖面逐步从猪肉、蔬菜扩大到牛羊肉、粮食、水产等品种,目前已建实施节点企业2168家,其中731家标准化菜市场、965家标准化超市、220家超市大卖场、14家猪肉屠宰场、1家牛肉屠宰场、5家粮食加工厂、12家猪肉批发市场、24家蔬菜批发市场、8家牛羊肉批发市场、9家粮食批发市场、7家水产批发市场、28家猪肉配送企业、27家牛羊肉配送企业、41家蔬菜配送企业、5家粮食配送企业、23家水产配送企业、38家外省市生猪产销对接企业、10家团体采购单位,从屠宰加工、批发配送到零售等流通环节基本实现全覆盖。
2008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上海市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本市屠宰、肉类批发或大型连锁超市应建立生猪产品溯源系统。目前,猪肉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追溯体系,在本市出现的几起猪肉“瘦肉精”事件中,相关部门能及时、准确地为有关部门提供源头信息,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建产地与市场间“桥梁”
今年,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将升级换代:在上农批、沪淮2家批发市场、100家定点零售交易点建立活禽流通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在2家屠宰场、2家配送中心和50家品牌专卖点建立冷鲜禽流通安全信息追溯体系,扩容平台,提升能级。
经过多次修改和征求意见,上海市食药监局、上海市食安办、上海市商委联合制定了《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草案)》,该草案已报市政府法制办审核。通过出台追溯管理办法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职责、落实生产经营者追溯体系建设和运行主体责任,完善系统运维管理、运行考核管理、设备管理等制度,使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和运行纳入法制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