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鱼儿植“芯片”全程可追溯
发布时间:2013-10-09
养殖户的鱼宝宝生病了,可以通过一枚植入“鱼爸妈”身上的微小芯片,轻松找到其“爸妈”;鱼儿上市了,要带上水产品产地标识;农产品质检中心对上市的鱼儿们进行随机质量抽检,紧急检测的话,半天就可以出结果。近日,笔者观看了广东省佛山市农业局大力推动实施的农产品从塘边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和一整套模式。 笔者在南海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看到,这家从事鱼苗、虾苗养殖农业企业的技术人员用注射器将一枚长约3毫米的芯片植入种鱼的鱼鳍中,通过扫描仪可扫描追踪种鱼,从而将水产品质量溯源推前到种苗阶段。 这枚芯片具有类似GPS定位的功能,技术人员通过它可以精准地找到所要找的种鱼,方便技术人员观察良种养殖技术应用在种鱼身上的效果。 据了解,佛山市淡水渔业是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2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58.4万吨,水产品总产值98.1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近4成。 为了规范水产品的养殖和流通,佛山市自去年5月1日起,在全市的四大水产品批发市场、西樵何氏水产等物流企业,试行产品产地标识准入制度,进入以上试点企业销售的桂花鱼、生鱼、黄骨鱼需附带《食用农产品出产地标识(水产品)》。 此外,为了把好质量关,佛山全市还建设了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1个、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5个、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站32个。 其中,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能够开展农药、兽药、抗生素等318项残留检验检测及无公害产地环境检验检测。 佛山市农产品质检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个样品的检测,中间有上百个环节,一般需5到10个工作日。这是例行监测所需时间,如果是监督抽查和紧急监测的情况下,则可在半天之内出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