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流通之间断层 阻碍流通追溯体系发展
发布时间:2013-08-22
8月初,记者曾在济南市华联超市解放东路店,看到了一台“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查询机。一位刚购买完生鲜食品的消费者上前查询。但查询显示的追溯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记者发现,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商品来源信息一栏仍旧为空。商品来源意味着产地,追溯不到生产信息,成了追溯体系的一大缺点。
这一缺点,在济南市商河县则已经去除。在当地,蔬菜能追溯到田间地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作为济南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商河县已于今年5月份通过了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的验收,完成了农产品、农资档案由纸质向电子管理的转型。
全县追溯布点,涵盖种植、养殖
据了解,目前,商河县政府在全县设立了50个追溯点。其中,商河县的27家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作为农产品生产监管追溯地点,全部加入到了这一安全体系当中。这其中既包括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也包括部分生态园区。
除了农产品生产环节的27个追溯点以外,还有23个农药经营店的追溯点。“虽然正规的追溯点只能设置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是对于散户的监管、追溯。我们一刻也没放松。”商河县农业局执法大队队长林志华告诉记者,“我们执法大队经常下去对散户进行排查,这其中既包括农业生产者,也包括农资买卖者。”
监管追溯重点在农资
其它地区农产品生产者对追溯体系,或生抵触心理,商河县的生产者却对此表示欢迎。
“这要归功于我们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管理道路。”商河县农业局信息中心主任侯天栋说,“我们发现农资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农民对种子、农药、化肥等的选择及使用必不可少;其中,重中之重又是农药。因此,我们加大了对农资,尤其是农药使用的监测。”
在商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的网页上,记者看到,整个监管系统分“农资监管、生产环节监控、质量安全监控”三大方面。其中,农资监管摆在了首位。“在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中不是不能用农药,农药是必须用的,但是得用对了才行。”侯天栋说,“这个"用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用合格的农药,二是要合理使用。”在商河,为了保障农产品安全,政府为27个生产追溯点配备了技术人员,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按照县里制定的“蔬菜标准生产规程”给农作物定时用药。
林志华介绍说,在商河县农业局检测中心,通过一台蔬菜质量安全查询机,消费者扫描蔬菜上的二维码“身份证”,查询蔬菜的生产者,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使用的全过程都能一目了然。“农药都是合格的,农药的使用也是正确的,生产者们自然不害怕被追溯到。”侯天栋自信地说,“只要是纳入体系内的肉菜,我们都能追溯到生产者及农药使用情况。”
生产与流通,信息结合难
既然,在商河县“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内的肉菜产品是能够追溯到生产者,为什么在济南市的大型超市里,却见不到这种体系标准下的蔬菜呢。对此,侯天栋说:“按照商河蔬菜标准生产规程进行耕种的作物,由于不能做到大面积种植,因此量不高。而进入超市生鲜部门的肉菜必须要达到长期供应的条件,所以,我们的蔬菜多数直接被单位和家庭订购了。”
进入超市的肉菜,多数只能追溯到流通环节,而能追溯到生产环节的蔬菜又因不能长期供应,进入不了超市。这种生产环节的监测和流通环节的追溯不能衔接的现象,正阻碍着济南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发展。
商河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系统,让当地农产品的销路和身价都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