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松为食品安全问题“喊冤” 称当前是“最好时期”
发布时间:2013-06-24
23日,中国科协启动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日活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松作科普报告。 食品安全猛于虎?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已然成为了“惊弓之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松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当前是中国食品安全状况最好时期,消费者需要重塑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恐惧来源于不了解。”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中国科协食品安全科普活动上,胡小松面向记者和公众,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喊冤”。 胡小松承认,食品安全问题不可能是“零风险”。然而,对于当前大量的媒体报道,胡小松却表示了担忧。他表示,大多数所谓的“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刻意营造的恐怖氛围。 他列举了十余项2012年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如“明胶门”、“塑化剂超标门”等,经业内专家分析发现,大多都是由于媒体误用标准、判断依据不足或有误造成,并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 他还引用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判断上,媒体并没有比公众“更高明”,而专家却大为客观和理性。因此胡小松呼吁,面对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应当更多地倾听专家意见,而不是盲目地被媒体报道所误导。 在胡小松看来,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前所未有,已经是中国食品安全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而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本质上是信心缺失的问题。他认为,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让整个社会对食品安全“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