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 公众感受为何与监测数据背离?
发布时间:2013-06-20
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从6月17日开始,主题是“社会共治,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近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志喜发布了农业部最近4年我国农产品质量监测报告,从数据看,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在不断改善,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都保持在96%以上,其中畜禽产品在99%。但是调查发现,超过50%的消费者认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严重,与监测结果形成强烈反差。为何公众感受与监测数据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6月17日,在第五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志喜表示,农业部发布的最近4年我国主要农产品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我国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均保持在96%以上,而畜禽产品合格率更是高达99%,产品质量处于较高水平。 然而,2012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有53.1%的消费者认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严重,且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容忍度很低,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公众感受与监测数据背离,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邓志喜说,“通过研究发现,决定农产品消费行为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风险的主观认知而并非风险本身,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有风吹草动,很容易引发公众恐慌心理,往往导致个别或局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事件被严重放大。” 在调查中,6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当遇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会选择保持沉默,只有37.4%的消费者愿意投诉。“怕麻烦、缺乏投诉渠道、怕遭到报复是消费者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邓志喜说。虽然多数人选择沉默,但消费者还是会对风险信息做出强烈反应。根据调查,一旦有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消息出现,近半数的消费者会立即停止购买相关产品,并转告亲友。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指出,食品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食品安全最大的危机是信任危机。 “新自留地”现象 大片田地里施过化肥、洒过农药的蔬果粮食卖给城市,小块“自留地”里的“土菜”“笨果”农民自己食用。“新自留地”现象正在使城乡农产品供给一定程度上呈现“二元结构”。 客观地讲,农民的承包地如果放弃使用农药、化肥去生产粮食蔬果,势必付出更多的成本,同时要面对产量的缩减。这对农民而言显然不划算。但是,近年来从大米、面粉到肉、蛋、奶,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仅使不少城里人陷入了食品消费“迷城”,就连一些专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也对同行产生了怀疑,不敢放心使用从市场上买来的农产品。 “新自留地”现象也使时下风行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陷入尴尬境地,城镇消费者不得不考量: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中到底有多少“绿色”成分? 食品安全须坚持“零容忍”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有部分商家利欲熏心的原因,也有监管部门失职渎职的问题,还与制假造假“科技含量”提高密不可分。但追根溯源,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食品安全犯罪打击的力度、广度、深度还远远不够,违法成本较低。因此,捍卫食品安全,惟有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坚持“社会共治、同心携手”,通过完善的制度和规范最大程度地震慑作奸犯科者,让利益相关者不敢违法、不愿违法。 实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零容忍”,首先要有“零容忍”的制度做保障。要根据食品安全领域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在制度方面给以建树和完善。如建立食品质量追溯制,一旦出现“问题食品”能及时发现、按图索骥,并进行源头封堵。 其次要有“零容忍”的监管做支撑,促进各部门、各环节监管措施无缝衔接,形成监管合力,实现食品安全的全程监管。惟如此,才能形成无所不在的“监管网”。 第三,要有“零容忍”的重典做保障。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表明了捍卫百姓“放心餐桌”的“国家态度”,大大提振了百姓对“盘中餐”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