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食安城市联盟青岛成立 17市食品质量可追溯
发布时间:2013-06-18
▲ 问计食安征集活动颁奖现场,市民代表接受表彰。 ▲一企业推出食品安全二维码溯源系统,只要一扫二维码信息,手机上就会显示相关产品的信息。 以前输入城市查出输出城市的食品有问题,找输出城市办案的时候很“被动”,这一现象将在山东17城市得到改变。6月17日,记者从山东省暨青岛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获悉,由青岛发起,山东17城市成立“山东省食品安全城市联盟”,并立下“盟约”,食安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城市间统一的质量追溯体系和食品输出与输入城市间的协调联动机制。 山东省食品安全城市联盟是由青岛发起的,“在目前大市场大流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岛作为食品输入型城市,食品货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平均达到60%,在保障市场供应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市食安办督察协调处处长张祖光说,市食安办去年就开始酝酿成立食品安全城市联盟,来“护卫”市民的餐桌。 张祖光在此前发生的地沟油、毒黄瓜等事件中,对于城市间的信息不对称 、协调难有很深的感受,“有的输出城市此前已经知道输出的是问题食品,却没有提前告知输入城市,造成了更大的损失,还有的输出城市不配合调查。” 17日,全省17个城市在青岛结成了食安联盟,取名为山东省食品安全城市联盟,秘书处设在青岛,并签署合作协议。17城市根据工作需要召开联盟城市联席会议,保持省内17市间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企业及相关单位的密切沟通。 构建食品安全大流通长效监管体系,以市场准入为核心,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及时掌握输出产地及输入城市重点食品品种的质量安全状况,支持省内17市政府签订安全食品供应协议,形成群防联控机制。输出城市的重点食品品种,经输入地法定检测机构检测,连续三次被确定为质量不合格的,输入地政府要及时通报给其他联盟城市,共同抵制假冒伪劣食品。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沟通机制,建立食品输出输入产地政府食品安全检测信息互认共享、食品安全检测结果定期通报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被动局面 ,提高食品安全检测信息利用率。建立食品安全案件协查机制,对发生涉及两个以上城市的重大食品安全案件,由案件主办城市负责召集相关协办城市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案情会商。协办城市的监管部门要积极配合案件主办城市的监管部门调查取证,主动提供线索和支持。 “全省17个城市结成食安联盟在全国还是首例。”青岛市城市经济研究专家刘文俭说,联盟的建立和发展可以加强省内17市间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借鉴食品安全管理经验,推动建立省内城市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辐射全国的食品安全紧密合作网络,也有助于全省食品品牌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