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后炮"保护不了食品安全
发布时间:2013-05-06
据上海食安办透露的消息,近日上海在批发市场查获一批可疑“羊肉卷”,出货单显示流入傣妹、小肥羊、谭火锅、品尚豆捞等知名火锅店。在触目惊心和目瞪口呆之下,假羊肉终于“战胜”了真鸡肉,“谈鸡色变”变成了“谈羊色变”。 毫不令人意外的是,首先爆出“混合羊肉”的,依然不是食品安全的监管机构。依稀还记得,不管是“染色馒头”还是“回炉面包”,不管是“瘦肉精”还是“牛肉膏”,乃至大名鼎鼎的“三聚氰胺”,揭开黑幕的首功之臣,当属媒体。没有媒体的不断曝光,问题仍将继续被掩盖;没有媒体的穷追猛打,人们或许还在深受其害。而作为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似乎是在社会舆论的督促和公众强烈的关注下,才如“马后炮”般恍然大悟,才“迅速行动”,狠下心痛下杀手,以平息公众的怒气。 有人总结每起食品安全事故,似乎监管部门总陷入“媒体曝光——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有关负责人表态——偃旗息鼓、风波平息——迅速遗忘——下一事件曝光”的窠臼,曝出来就查,曝不出来就算,如此消极怠工,怎么管得好食品安全?如此俗套的一次次演出,也让我们明白,“马后炮”式的监管,只能亡羊补牢,不能防微杜渐;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靠长效措施追究和治疗病根。这,既体现不了监管部门自身的责任,又与社会需求、公众期待相去甚远,令人失望。 如果以前有些人还能拿“抽检费用严重不足”说事,那在很多地方将抽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后,都能做到对辖区内所有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抽检吗?对抽检严格把关了吗?对抽检不合格的食品和企业实现“零容忍”了吗?如果以前还些人还能拿“监管机构繁杂,致使交叉地带多头管、真空地带无人管”说事,那在新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后,这种情势改观了没有?为什么依然听到响个不停的“马后炮”?是机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是机制问题,还是执行问题?是法度问题,还是态度问题? 众所周知,监管是食品安全的“最后防线”,这条防线如果把关不牢、镇守不住,那受伤害的必将是全体国民。要守好这条防线,要杜绝“马后炮”式的监管,从过往教训看来,不但要对不法之徒进行严厉惩治,以儆效尤,还要对监管者加强考核和追责,对渎职失职者,也必须严惩不贷,让监管者认清,食品安全这份担当,容不得半点懈怠。唯有如此,食品安全才有保障,公众才能食之放心,寝之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