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引发食品行业改革的方向
发布时间:2012-12-06
食品工业的快速增长,有效保证了13亿人口的食品消费需求的同时,“健美猪”、“染色馒头”、“塑化剂饮料”、“地沟油”、“金黄色葡萄球菌水饺”、“蒙牛涉癌门”……过去一年,这些话题无不一次次触动着人们的神经。然而2012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不容忽视,老酸奶果冻、问题胶囊、立顿茶包、问题蜜饯等食品安全问题无一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这些问题暴露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食品产业链建设尚需加强、产业发展方式仍较粗放、企业组织结构亟需优化等矛盾和突出问题。 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担心。同时也对国家相关部分和生产企业对下一步的行业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政策方面:我国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完善,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农药残留标准等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整合,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食品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尚不完善。 行业发展技术方面:技术保障能力尚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检测技术相对落后,仪器设备配置不足,部分检验设备严重老化。 企业发展方面:企业规模化、现代化不足;企业检验机构和人员数量偏少或者流于形式,检测能力亟需加强;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自律意识不强,诚信缺失。 作为食品生产主体的企业,通过哪些方面的改革才能够走食品安全的困境,走在同行业的前面呢? 企业是食品工业发展的根本,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重点是鼓励和支持食品加工企业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技术的提升为企业食品的工业化、规模化、安全生产提供了支持。 要确保原料来源的安全可靠,企业可以建立了 “公司+供应商+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通过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原料进厂可以追溯来源。每年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及时取消不合格供应商,通过合作共赢建立原材料的安全保障。 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规模型的企业要在全国建立销售办事处,让产品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建立全国主要城市的合格代理机构,向客户提供优秀的供应服务,形成了强有力的市场销售和配送服务网络。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销售网络、物流体系进行管理,保障产品流通环节的安全可搞。 推进两化融合,两化融合是发展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手段。其重点是提升食品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应用、完善食品生产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并通过可追溯体系的建设,针对产品安全或者疑似有问题的产品实施紧急召回,并向社会通报相关的检测结果,维护好品牌信誉。 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问题,国家颁布的政策、法律只是一个预防或者为安全事件的处理提供理论方面的指导。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企业,只有企业自身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安全需求,创建好的品牌效应,食品安全问题将不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