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信息力推物联网先进应用 全面护航“大安全”
发布时间:2012-10-27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被各国公认为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在我国,物联网作为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同样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等方面被寄予厚望。 面对这样一张包容性极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巨网,同时拥有全球最多人口和全球最多互联网用户的中国,的确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去期待和展望。虽然欧美的跨国巨头们在核心技术方面具有绝对领先优势,但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亦今非昔比,部分拥有优厚创新底蕴的高科技企业,已经开始活跃于物联网的各个领域。近日在无锡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国内物联网产业领军企业之一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于滨,就围绕“拓展物联网应用,全面护航‘大安全’”的主题,展示了一系列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示范性先进应用。  “‘大安全’三个字源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2011年提出的‘大防务,大安全’发展理念,它强调防务和安全的内涵不仅限于传统的国土防务、国土安全,还包括广义上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乃至文化安全。”于滨表示,航天信息作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民用领域的主力军之一,一直以来所做的工作,都没有离开“大安全”的主轴。 作为国内物联网感知技术领域的应用领先者,航天信息是发改委批准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暨RFID终端及标签产品产业化”项目基地之一,拥有先进的智能IC卡和RFID标签生产设备及其配套终端产品的生产测试设备,可生产各种智能IC卡、RFID电子标签及其终端机具等产品,并提供智能卡及RFID相关领域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在食品安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粮食物流等多个领域,航天信息均已推出系列先进应用解决方案,为航天高科技技术服务于民,护航“大安全”作出了生动诠释。 食品安全:改事后监管为全程动态监管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无论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还是城市里奔波的上班族,对所有普通老百姓而言,食品安全都是天大的事。近几年频频引爆的食品安全风波,进一步将饮食健康问题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能够让百姓吃上放心肉、放心菜,成为一项看似平常又极为重大的责任。 针对我国现有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监管人员少、企业分布分散、监管难等诸多问题,航天信息研发出从食品监管追溯、经营许可到执法监控全程可控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系统,可有效将我国传统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的事后监管,转变为全程监管和动态监管。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食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辽宁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及软环境建设、首都食品安全控制、北京口岸进口食品/化妆品安全风险预警等系统项目。 智能交通:提高通行效率 监管运行状态 有统计显示,每年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领域,正是每天需要运送大量人流的公共交通。“智能交通”倡导的是一种健康和谐的出行方式,它旨在以车为节点和信息源,通过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获取车本身以及车外部等属性。 针对智能交通,航天信息成功研发了ETC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管理系统和基于RFID的车辆智能管理系统。在前者的帮助下,车主驾驶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无需停车即可完成缴费,大大提高车道通行效率。借助后者则可以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监管并提供综合服务。目前,这两款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浙江、四川、陕西等多个省市的高速公路及机关车辆管理。 公共安全:采集共享社会信息 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水平 除了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公共安全是另一项涵括更广范畴的民生安全指标。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以信息化技术全面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维护社会生活正常秩序,成为中国对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巩固经济大国地位的重要保障。 航天信息作为“金盾工程”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和总体设计单位之一,长期专注于人口、治安、刑侦、交管等公安业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研发出了具有高度适用性的社会信息采集管理系统,为省、市级公安机关建立起“社会信息资源库”,与公安八大信息资源库相辅相成,满足公安跨警种、跨业务、跨平台高度关联共享的需求。目前这一解决方案已经在贵州、安徽、重庆、宁夏等地推广应用。 与此同时,针对我国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管理难点及居住证制度管理要求、服务要求,航天信息特别研制开发了智能(IC)卡居住证信息管理及服务平台解决方案。它将居住证从纸质转变成智能IC卡,能够实现对流动人口居住证相关信息的交互与共享。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广东、湖南、新疆、苏州、大庆、廊坊等省市的流动人员居住证管理项目,有力推动了当地的居住证制度改革,提升了流动人口管理效率。 粮食安全:促进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 粮食安全一直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和世界最大规模粮食储备的大国而言,更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为了护航国家粮食安全,航天信息利用多年在信息安全、RFID等领域积累的领先技术及研发优势,目前已经在粮食收购、仓储、物流、加工等环节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上取得了多项研发成果和成功案例。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发改委、粮食局、科技部的支持下,航天信息牵头承担建设了多个国家级大型信息化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粮食宏观调控信息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发改委首批国家信息化试点项目“基于RFID的区域粮食流通管理试点应用”等,树立起通过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示范。航天信息也成为国家粮食流通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 这些项目形成的研发成果在江苏省常州粮食现代物流中心、无锡粮食科技物流中心等地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初步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基础条件。在2011年11月深圳举行的第十三届高交会上,国家粮食局为常州、无锡两地“数字粮库”授予了国家信息化试点牌匾。与此同时,航天信息与国家粮食局、江苏省粮食局成功签署了“物联网技术在粮食流通行业示范应用与推广的框架合作协议”,约定共同推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粮食行业应用,促进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助力。今年5月,航天信息与江苏省首批16家粮食物流中心、中心粮库集中签约,作为总集成商正式启动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数字粮库”系统。 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力求“十二五”期间实现物联网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航天信息在上述领域,尤其是粮食流通领域树立的先进应用典范,无疑对这项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从‘金税工程’启动之初承担防伪税控系统的研发重任,到今天运用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为民生保驾护航,守卫‘大安全’的使命感一直鞭策着航天信息不断奋发前进。”在于滨率领下的航天信息,对于未来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以更好地守卫“大安全”,正满怀信心。